你以为的无人驾驶一定是在马路上,但上汽通用却玩出了新高度,业内首次把无人驾驶用在了整车试验认证的测试场。6月25日,一辆蓝色全新别克GL8陆尊PHEV行驶在上汽通用汽车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广德研发试验中心的高速环道上,转弯丝滑,提速直接,又快又稳。但仔细观察,主驾驶位上并没有司机,而是由各式机械臂、驱动装置组成的机器人在娴熟地驾驶着车辆。
不要惊呼“不可思议”,这是上汽通用首次正式公开亮相的RoboTest无人化整车智能试验平台(以下简称“RoboTest平台”),工程师们也叫他“小V同学”。RoboTest平台是国内外主机厂中唯一自主研发且系统运用到整车试验认证流程的机器人测试系统。
这套全自动的车端设备主要由车顶定位感知设备、后备箱算力设备,以及车内操控设备组成,分别对应人类驾驶员的眼睛、大脑和手脚。在车辆接收到相关指令后,由操控方向盘、油门、刹车的机械臂来执行具体的操作,这样的全自动测试机器人系统放在圈内,无疑是屈指可数的。
首推“无人化平台” 开创整车试验新模式
车市内卷,车企们推出新产品的节奏也在加快,但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样的做法也许会起到反效果。车辆在上市前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如果一味提高速度,试验质量下滑的风险也在加大。如何做到在加快研发节奏的同时,还能提高研发效能、守住产品品质底线,成为内卷时代下考验车企“综合战斗力”的新课题?
上汽通用选择一种独特的方式去“卷”——用数字化技术做前瞻性布局,用科技弥补时间的缺失。而RoboTest平台,就是上汽通用花费数年为工程师团队历练出的好帮手。
首先,在整车研发和试验中,RoboTest消除了人为因素和设备误差的影响,确保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一组数据显示出RoboTest的优势:定油门试验效率提升50%;续航试验平均测试精度提升150%;转毂耐久试验平均测试精度提升30%以上。
RoboTest不仅在数据感知上精准,而且表现足够稳定。在上汽通用6月25日的直播中,官方安排了真人工程师与RoboTest的赛道对决中,相比之下,人类驾驶员操控的车辆虽然在赛道的成绩表现要更好一些,但RoboTest胜在更稳定可靠,尤其是每圈之间的圈速差距很小,可谓在精准颗粒度上全面超越人类驾驶员。
正因为如此,RoboTest才能帮助工程师从繁复、危险的工作中脱离出来。比如在气囊标定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试验工况下,RoboTest极大增强了测试过程的安全;再比如各种枯燥的台架测试、时速小于85公里的道路测试,RoboTest都能搞定。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RoboTest平台能够适配市面上的绝大部分车型。不限平台,不限轴距,不限品牌,RoboTest都能在相对应的测试车辆上完成精准度极高的操作。
事实上,此次上汽通用的直播活动,虽然是RoboTest的公开首秀,但是有据可查的资料显示,上汽通用从2020年1月便开始使用这套系统,距今已有4年多时间。这意味着,在上汽通用与这套智能化系统不断地磨合下,一直在进化的RoboTest已经进入成熟的系统化应用阶段。
格局打开 练就合资车企里的“破风者”
国内合资+自主企业众多,为什么是上汽通用率先实现了整车智能试验流程的“无人化”?原因无他,只能说上汽通用在中国市场的征程中,相较很多企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率先在合资企业打造功能最全面的研发中心——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上汽通用就是吃螃蟹者。1997年,也就是上汽通用成立那一年(彼时名叫上海通用),通用汽车与上汽集团共同组建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简称“泛亚”),这是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的汽车设计开发中心。
也正是因为这一步,泛亚才成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的亲身经历者,见证并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从筚路蓝缕,逐渐打怪升级到“依靠智能电动技术弯道超车”的时代。这也就不难理解,对于开发RoboTest这样的高阶智能化技术,上汽通用为什么能这样得心应手。
在筹建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后,上汽通用还打造了广德试车场并开放给全行业使用,平均每年接待国内不同厂家共5000多辆车型到此测试。此外,泛亚积极协助中国汽车从本土制造向国际化转变,同时带动一批外资零部件企业实现在华研发的本土化,推动中国零部件“出海”。
这背后的逻辑是,带动中国汽车产业在研发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对于上汽通用本身,也是一种正向督促与进步。这使得通用汽车这样屹立世界之巅的国际大厂,能够更好融入中国汽车产业日新月异的新赛道中。
当然,能够与同行分享胜利的前提,就是自身技术够硬。剖析上汽通用的技术清单,就会发现除去RoboTest平台之外,这家企业已经构建了竞争力强劲的技术弹药库。
比如新能源车最为看重的电池领域,“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开发理念就是上汽通用的杀手锏。这里的“全生命周期”是指,从电池的研发、试验、制造、用车到梯次回收,始终将安全作为核心开发原则。奥特能智电平台电池包在市场调研中被众多潜客认可其安全性,就充分证明了上汽通用汽车对电池安全开发的坚持,收到了最好的回报。
而今年,上汽通用在新能源市场又展现出了重大动作。全新一代PHEV智电插混系统后来居上,高分解决了当前插电混动车型“匮电性能下降、驾驶品质不一致、电池安全风险”等行业痛点。
据壹哥实际体验,率先搭载这套插电混动系统的GL8陆尊PHEV,能够在匮电状态下很好完成高速超车的任务,并且在平均车速100km/h的前提下,生成6.8L/100km的馈电油耗。对于一台质量超过2.4吨的七座MPV而言,这个成绩已经实属不易。
接下来,得益于RoboTest无人化平台的应用、新能源技术的持续输出,上汽通用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将会进一步加快。到2025年,上汽通用汽车预计推出12款新能源车型,包括奥特能纯电和全新PHEV智电插混产品。由此,上汽通用已在电动化、智能化时代的转型按下加速键。
写在最后:
毫无疑问,中国车市的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卷到飞起,这也引发了外界对于持续“卷价格”背后新车产品质量是否会同步下滑的担忧。不过,类似的担忧对于上汽通用这样,更善于“卷技术”、“卷标准”且有成熟体系支撑的大厂而言,大可不必。
此次,上汽通用通过展示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对安全品质的坚持,无疑表明了其坚守品质的态度: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即便市场上新车推出的节奏再快,上汽通用也要坚守长期主义,坚守心中的底线,去利用研发、试验环节硬核技术的突破,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效率。
百尺竿头站脚,千层浪里翻身,这是属于上汽通用的“远见哲学”。